您的位置: 首页> 育儿导航> 1-3岁> 幼儿健康> “地包天”现象宝宝两岁前是假象

“地包天”现象宝宝两岁前是假象

2014年03月20日 17:01 阅读次数:616
“地包天”是指下牙在外,上牙在里,据说这样的人很有福气,不过确实不好看,那小孩子有“地包天”还能纠正吗?一起来看看专家说法吧。

  近日,记者发现一岁半的女儿有“地包天”现象。就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济南市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邵林琴。邵主任介绍,幼儿两岁前出现兜齿是正常现象,不算地包天,无需矫治。

  邵主任介绍,正常咬合关系是上门牙覆盖下门牙,“地包天”是下门牙在上门牙的外面,也就是反咬合。儿童牙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可循,一般从出生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,到2岁半左右20颗乳牙萌出完毕。在乳牙完全萌出前,宝宝的咬合关系没有稳定和完全建立,幼儿易出现“地包天”的假象。

  邵主任还告诉记者,婴儿时期,颞颌关节的关节窝比较浅,下颌运动范围很大。婴幼儿一般下尖牙先萌出,因此宝宝更习惯前伸下牙进行咬合。随着牙齿的萌出和咀嚼功能的发展,颞颌关节的关节窝高度逐渐增加,下颌的运动范围也就随之缩小。待两岁半左右,乳牙全部萌出后,咬合关系逐渐建立,下颌前伸现象会逐渐消失。

  邵主任提醒家长,宝宝两岁以前,咬合关系没有完全建立,出现兜齿是正常现象,家长不用过于担心。如果三岁之后,乳牙全部萌出,下颌还出现前伸,则属于不良习惯,需要及时矫治。

网友评论

还可以输入140

还没有人评论哦,赶紧抢一个沙发吧!